关于物联网操作系统的调研

​ 本次新生研讨课上,老师强调了计算机专业更应注重基层研究,令我深受启发。而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科学中作为系统层,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,决定了各种应用层面的研究上限。于是我就操作系统+物联网方向进行了如下的调研。

1.物联网(设备)操作系统与PC系统的功能区别

​ 与传统的个人计算机或个人智能终端(智能手机、平板电脑等)上的操作系统不同,物联网操作系统有其独特的特征。这些特征是为了更好的服务物联网应用而存在的,运行物联网操作系统的终端设备,能够与物联网的其它层次结合的更加紧密,数据共享更加顺畅,能够大大提升物联网的生产效率。

1.对各种设备兼容适应性强

​ 物联网硬件设备配置多种多样,不同的应用领域差异很大。从小到只有几K内存的低端单片机,到有数百M内存的高端智能设备。物联网操作系统则充分考虑这些碎片化的硬件需求,通过合理的架构设计,使得操作系统本身具备很强的伸缩性,很容易的应用到这些硬件上。同时,通过统一的抽象和建模,对不同的底层硬件和功能部件进行抽象,抽象出一个一个的“通用模型”,对上层提供统一的编程接口,屏蔽物理硬件的差异。

2.与物联网生态环境相契合

​ 需要连通物联网产业的上下游,包括物联网硬件开发,移动端APP开发,服务器网络运营等。

2.物联网(设备)操作系统的组成

​ 以一个接入物联网的体重秤为例,体重计是一个物联网设备,它能够连接到后台服务器,上报数据和状态,远程用户可以通过连接服务器来获得体重计的数据和状态。(如图)

1

其实有三个地方需要软件:一是体重计上的软件;二是服务器上的软件,完成体重计设备的状态监测以及数据记录和报告;三是客户端的软件,显示所需要的信息或者接受用户的指令,这些软件由各自的操作系统支持,而本篇调研只考虑体重计上的操作系统。

​ 体重计需要操作系统来完成基本硬件的能力,包括连接网络的能力。这样的系统,用一个单片机就可以让它工作起来,或者也可以用一个嵌入式系统,功能更强大。

3.物联网(设备)操作系统的特点

​ 而这样的系统往往有以下特点

连接。这是物联网设备的必要功能,以特定的方式连接到计算机网络,进而连接到互联网。常用蓝牙、WIFI等。

低功耗。这些设备需要长时间(几个月,甚至几年)运行,对电量的消耗有苛刻的要求,通常只能靠电池供电。

安全。设备要能报告自己的状态,并且有一定纠错和保密的能力,还要避免被仿冒和入侵。

标准。每一种设备都隶属于特定的行业,而成熟的行业往往已经形成了相应的工业标准,最起码也有事实上的参考标准。

实时性。很多的关键性动作,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,否则将失去意义。包括中断响应的实时性,设备必须在足够短的时间内响应中断并做出处理,以及线程或任务调度的实时性等。

​ 操作系统决定了物联网技术的上限,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,我们不能只满足于享受这些便利和简单的copy开源的代码,而应该对于其底层的系统与硬件进行深入的探究,才能根本上提高我国物联网技术的核心竞争力。